豆漿、杏仁奶都退位,歐美咖啡界裡新寵兒-Oatly燕麥奶-UrbanSavour好味兒

豆漿、杏仁奶都退位,歐美咖啡界裡新寵兒-Oatly燕麥奶

 
分享

你聽過「Oatly」這款燕麥奶嗎?目前它可是在美國咖啡市場上備受關注、供不應求,更使得全美許多咖啡館,搶著預先訂購以確保自己不會斷貨的熱門飲品。究竟「Oatly」是什麼?這款燕麥奶又是如何成為市場新寵兒的?

100%

燕麥奶其實並非奶類,概念與大家熟悉的植物奶,如:杏仁奶、腰果奶相同,將燕麥和水攪打後過濾除渣,成品對於那些食用乳製品會腸胃不適(乳糖不耐症)或全素主義者(Vegan)的人來說,燕麥奶是一個革命性的選擇,甚至能替代全脂牛奶,營養也大於豆漿或杏仁奶。此外,燕麥奶的清爽口感,加入咖啡或茶中,反而更能突顯風味,相當接近奶油質地的特性,使其拉花圖案能維持更久,可以說是咖啡愛好者所能找到最完美的牛奶替代品。

100%

而說起燕麥奶,多數人最快聯想到的即是瑞典品牌—— 歐特利(Oatly),由主張對環境友善的科學家瑞克達奧斯特(Rickard Oste)於90年代所創立。

100%

帶點北歐調調的奇怪飲品

當 2016 年,美國知名連鎖手搖飲料店 Boba Guys 的創始人安德魯周(Andrew Chau)向歐特利訂購了約 2300 美元的燕麥奶時,從瑞典出發,慢慢擴散至歐洲其他國家的歐特利,才剛進軍美國市場不久,一身淡藍的紙盒包裝,印上帶點童趣的 Oatly 字樣,北歐獨有的設計感,其實還並未在美國獲得人們多大的注意。

100%

當時的安德魯只是想要尋找豆漿的替代品,而另個夥伴陳斌(Bin Chen)恰好在某個咖啡節中認識了歐特利的總經理,並了解到燕麥奶對於歐洲市場的影響,因此決定給了燕麥奶機會。Boba Guys 而後成為歐特利在美國的首批客戶之一。起初,許多首次認識歐特利的消費者,常表示無法想像燕麥奶的味道。其實燕麥奶的味道就像浸泡過玉米片的牛奶般濃郁,只是不那麼甜,又比牛奶更好消化,不用稀釋就可直接加入咖啡或茶裡。加入了燕麥奶的飲品自此便一直穩坐在Boba Guys 的菜單上,安德魯更表示,自從燕麥奶出現後,自己只喝加了燕麥奶的抹茶。

 

由獨立咖啡館步步走進家中冰箱

早在 2016 年進軍美國市場之前,歐特利早已成為歐洲第二大替代乳製品品牌,恰逢美國當時正流行植物性飲食運動,歐特利隨後並憑藉著北歐風格的吸睛外觀很快地找到了一席之地。當時,品牌首次在美國推出的是咖啡師專用版本,以液體燕麥為底,口感較不甜也相對輕,可完全發泡讓咖啡師自由掌控泡沫的密度,也更好地展現拉花藝術,此款燕麥奶僅供咖啡店營業用。之後,公司開始擁有一小群的客戶,包括芝加哥的知識份子咖啡館(Intelligentsia)和紐約的 Birch Coffee,歐特利的走紅速度遠遠超乎自己預期。

100%

歐特利目前在全美 2000 家咖啡館和 1000 家超市雜貨店皆陳列販售,儘管幾乎耗盡庫存,歐特利今年仍和美國連鎖超市 Whole Foods 合作,逐步走向人們家中。根據最新的尼爾森(Nielsen)調查指出,燕麥奶的銷售額比起去年增長了 28%,無疑是擁有亮眼成績的一年。

 

不只風味取勝,且還更環保

歐特利與其他燕麥奶最大的不同,在於擁有自己的專利,使其在液化燕麥的同時,仍能保留足夠的蛋白質和纖維,燕麥基底裡還額外添加一點鹽、維生素、礦物質(為了素食主義者)、穩定劑(對於加入酸性咖啡時很重要)和油菜籽油,使得燕麥奶所內涵的營養更加豐富。2018年初,品牌更推出了原裝低脂和巧克力口味。然而,即便歐特利已大幅增加產量,卻仍滿足不了市場需求,歐特利甚至無法提供樣品給潛在顧客。

100%

經常面臨庫存短缺的狀況,使得許多咖啡館屢屢在社群媒體上抱怨此事,甚至以其他公司的產品替換掉歐特利,但仍然有忠實的支持者無法離開歐特利,更表示只有該品牌的燕麥奶俱有一種獨特的味道,對於咖啡和茶類飲用者而言,歐特利的風味一致性是主要購買推動力。事實上,比起杏仁的生長環境受到特定限制,作為主原料的燕麥,更易適應不同環境條件,因此也更受環保人士青睞。

100%

這項風靡歐美飲品市場的新飲品,是不是讓你也想試試看了呢?在台灣的零售飲品市場中,可見到不少「喝的燕麥」飲,但有些廠商為了增加飽足感或是讓口感更豐富,還會添加其他穀物和糖,使得燕麥中的β聚葡萄糖的濃度下降了至少三分之一,稀釋了燕麥降低膽固醇的優點。下次在選擇拿罐燕麥奶當早餐前,別忘了先看產品的營養標示,確保燕麥奶的實際成分,一起趕一趟時下最新穎的健康時髦。

 

 

延伸閱讀|
普羅旺斯的100種樣貌-向當地人學吃
去過義大利你就知道你誤會披薩了

 

 

文 / Dora 

Cover Photo Credit:Pinterest

Photo Credit:vevolution.co / flickr.com / The Drum / Try Swedish / ecochic.com.tw / Twitter / slice.co.u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