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百年前,歐洲列強為了壟斷香料市場,不惜遠航數千公里佔領群島,甚至引發戰爭。
曾經價比黃金的香料,如今已成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。無論是法國燉菜、義大利烤肉,還是德國熱紅酒,都少不了它們的點綴。這些香料背後還藏著許多小小的冷知識,本週就讓我們一探究竟!
戰士的護身符-百里香(Thyme)
在古希臘,百里香代表勇氣,戰士出征前會在浴池裡撒滿百里香,深信這股氣息能帶來勝利。到了中世紀,黑死病肆虐,人們相信百里香能驅邪、驅瘟,甚至會把它綁成小束放在床邊,以求一夜好眠。
法國燉菜少不了百里香的身影,紅酒燉牛肉、普羅旺斯燉羊肉,帶有淡雅草本香氣的香料,為料理增添層次。不只是味道,「百里香酚」具有抗菌與止咳的效果,至今仍被用於草藥療法。
曾比黃金貴-肉豆蔻(Nutmeg)
17世紀時,肉豆蔻貴到足以讓人為它發動戰爭,荷蘭為壟斷貿易,不惜屠殺印尼班達群島的原住民。當時一小撮肉豆蔻,價值堪比一頭牛,只有貴族負擔得起這奢華的香氣。
帶有溫暖的木質與堅果氣息的肉豆蔻,是蘇格蘭哈吉斯、英國黑布丁調味關鍵,但少有人知,肉豆蔻毒素食用過量可能引發幻覺,曾被視為最早的天然迷幻劑。
天然鎮痛秘方-丁香(Clove)
丁香常見於燉菜、醃製肉類中,但它的價值遠不止於調味。
黑死病肆虐的中世紀,醫生將丁香塞入鳥嘴面具,視為驅邪避疫的救命之物。原是粉紅色花苞的丁香,含有具備天然麻醉效果的丁香酚,能舒緩牙痛、保護牙齦,是牙科治療的重要成分(走進牙醫診所,那熟悉又說不上來的味道就是丁香)
記憶的香氣-迷迭香(rosemary)
莎士比亞在《哈姆雷特》中寫道:「迷迭香是為了幫助回憶;親愛的,請你牢記在心。」在歐洲,學生考試前會戴上迷迭香花環,希望它能提升記憶力,而新婚夫婦則以迷迭香裝飾婚禮,象徵忠誠與不渝的愛情。
現代研究證實,帶有松木與胡椒氣息的迷迭香,有助於降低焦慮,能提升專注力,在芳香療法中,迷迭香始終占有一席之地。
法老的陪葬品-芫荽(coriander)
圖坦卡門的墳墓中發現了芫荽籽,象徵著對永恆生命的追求,而古希臘人則認為它擁有催情效果。在中世紀,用來掩蓋腐肉氣味。時至今日,不僅是琴酒的基底,也在台灣小吃中見得一席之地。
芫荽散發的獨特氣味,與天生基因「OR6A2」息息相關,有些人能嗅到清新的柑橘香,而另一些人則感受到肥皂味,不同的感知,讓芫荽成為了一種迷人且爭議的存在。你是愛它,還是避而遠之?
文 / Sheena
Photo Credit:fxbuckleybutchers 官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