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酒類,總少不了助興的意味;無論是優雅動人的葡萄酒、薰爽醇熟的日本酒、清涼暢快的夏日啤酒、沉穩剛烈的烈酒皆然。而其中最適合表現歡愉心情的,就非開瓶時伴隨聲響與泡沫的氣泡酒莫屬了。
等等,你說「氣泡酒」?有氣泡的那種酒不是叫做「香檳」(Champagne)嗎?
事實上,氣泡酒只是這種酒類的通稱,代表葡萄酒經過某幾種特殊製程,使酒液中含有二氧化碳所形成的氣泡,飲用時能在杯裡欣賞接連上升的璀燦星子而得名。而慶賀場合上常出現的香檳,便是最廣為人知的一種氣泡酒;是只有產自法國北部的香檳區、符合相關生產規則釀造而成的氣泡酒,才能擁有的專名。
而既然氣泡酒是種通稱,便能簡單辨別出差異。首先,以產地不同來區分,不同產區的氣泡酒可都有自己的名稱,如產自西班牙的 CAVA、義大利的 Prosecco、法國的 Crémant 等。因此,要是把所有氣泡酒都稱為香檳,這可就失之毫釐、差之千里了。
令「香檳」在氣泡酒界稱王的幕後推手
人們釀造香檳的歷史其實不算長,法國香檳區的釀酒產業,可追溯至西元五世紀前,當時羅馬人在該區域開始種植葡萄,歷經中世紀教會與僧侶的促進,成為葡萄酒的古老產地之一;但香檳區始終因為氣候因素,而無法收穫足夠成熟的葡萄,葡萄中不足的糖分更是釀造葡萄酒的重大屏障。
一直到17世紀時,人們發明了「二次發酵法」,意即:將第一次釀好的成品酒裝瓶後,再次添加糖液與酵母,讓酒液於瓶中進行第二次發酵與帶渣瓶陳(註1),最後再經過轉瓶與除渣後才能出品上市,此法也稱為香檳法(Méthode Champenoise)。
註1:二次發酵後死亡的酵母菌會逐漸分解並融於酒中,與酒液進行緩慢的轉變,可增加風味的豐富性與複雜度。
香檳中令人醉心的細緻氣泡、美麗的粉金色酒液,後再透過品牌酒商的龐大市場行銷推廣,使得香檳冠上了王公貴族專屬的尊貴奢侈品形象,自此令香檳區的葡萄酒終於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康莊大道。當地酒商也為維持香檳的品質、地位與經濟利益,在香檳公會 CIVC(Comité Interprofessionnel du vin de Champagne)的協助下,逐步建立起關於香檳的產地、品種、種植、釀造等專屬制度,更讓「香檳」(Champagne)一詞,成為通過法定的產地保護名詞,也就是前面所提過的,只有產自法國香檳區、符合相關生產規則釀造而成的氣泡酒方能被稱為香檳。
BeApe 小提醒:飲酒過量,有礙健康,未滿18歲請勿飲酒,禁止酒駕。
文 / Alax
Photo Credit: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xzKtOI1Cnx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