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序一旦進入年終,即便台灣仍常炙熱如夏,依然抵擋不住即將到來的節日氣氛,隨著街頭掛上燈飾和華美聖誕樹,每日都期待著哪天突然氣溫驟降,可以開始享用冬日節慶意味濃厚的美酒佳餚啊!
近幾年台灣也開始流行起加入香料熬煮的溫熱紅酒,雖然台灣的冬天仍不敵任何一個中高緯度國家,但在濕冷的天氣裡,若是能暖暖地喝上一杯充滿香氣的紅酒,便有種能驅逐體內寒氣,用舒服的臉頰紅暈,抵抗難受冬日的療癒感覺。而原本就熱愛紅酒的人們,更可以在歲末之際,多一個正正當當的貪杯理由。
香料熱紅酒(Mulled Wine)據傳最早始於義大利羅馬,而後流行至整個歐洲,像是德國流行的 Glühwein、法國所說的 Vin Chaud、或北歐的 Glögg,其實都是指香料熱紅酒,不過各個國家所流行和著重的香料,與杯中香氣的主調性卻不盡相同。
雖然許多人會認為,熱紅酒是「處理」掉廉價紅酒的最好方式,但在法國,仍會特別挑選較新的紅酒作為熱紅酒基底。新酒的清甜明亮氣味來製作熱紅酒再適合不過;反之,用時間較長的老酒則會暴露其中苦味,較不適合。
Vin Chaud的香料會加入較多的肉桂棒,以及些許豆蔻、丁香及橙皮,另外還會再加入白蘭地,提出不同層次的酒香氣。
波蘭的熱紅酒則無太重的肉桂味,也不太另外放入橙皮、甚至其他種類的酒精。波蘭人的喜好較傾向品嚐紅酒本身的氣味,香料僅作為輔助,且與歐洲其他地區相比,甜度也較低。
荷蘭文中熱紅酒一詞則是以分開的兩個字組成:「Bischops」意即「主教的」,而「wijn」則為葡萄酒,故又被稱為「主教的葡萄酒」。在荷蘭,Bischopswijn 幾乎等於聖誕節裡慶祝活動的代名詞。除了加入了大量的丁香及肉桂之外,荷蘭的熱紅酒還會再加入許多如甜橙片、橘子、檸檬等柑橘類水果,香氣本就屬暖調的柑橘類水果,格外能夠暖和身子。
相對來說,嚐起來較為酸甜,水果風味更勝酒精,很適合平常不喜飲酒或從未喝過的人們作為首次嘗試的配方。
相比之下,北歐的熱紅酒則最具特色。除了基本的香料組合外,通常還會在熬煮時加入葡萄乾跟杏仁、生薑等,最後可依個人喜好添加威士忌或伏特加。人們大多喜歡將熱紅酒裝入馬克杯,帶上湯匙,選個舒服的角落坐定,一邊飲用,一邊品嚐浸滿香料酒液的葡萄乾與杏仁,口感更豐富。不小心吃進太多配料,還有可能比預期更快感覺到迷人的溫熱微醺感。在挪威,Glögg 更有著「發光的餘燼」之意,意思是在一整年的最尾末,以這樣充滿活力和節日氣息的飲品,作為冬季尾聲的完美註解。
歐洲國家根據各個地區風俗習慣不同,而有各式各樣不同特色的香料熱紅酒,在寒風冷冽的日子,不妨挑一款自己最喜愛的來暖暖身子吧。
※未成年請勿飲酒,飲酒過量有害健康,禁止酒駕。
文/葉甩
延伸閱讀 |布達佩斯過聖誕|澡堂泡完澡後,走上聖誕市集吃個過癮!
PREFER EGGY OR NOT? 蛋酒EGGNOG
Cover Photo Credit:standard.co.uk
Photo Credit:jamieoliver.com / The Local Sweden / TAG Level / nutmegnanny.com / madame.lefigaro.fr
參考資料:thespruceeats.com/vin-chaud-recipe/polish-hot-mulled-wine-recipe/dutch-mulled-wine-recipe/ traditional-glogg-recip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