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進一方巴黎皇宮貴族的富麗堂皇:歌劇院蛋糕-UrbanSavour好味兒

吃進一方巴黎皇宮貴族的富麗堂皇:歌劇院蛋糕

 
分享

歌劇院蛋糕(Gâteau Opéra)是法國一款非常傳統的高級點心,外型方方正正,結構看似簡單,實際動手做起來卻不容易,由三種不同質地的蛋糕片反覆堆疊而成,分別是杏仁海綿蛋糕(Biscuit Joconde)、咖啡奶油淇淋,以及甘納許巧克力(Ganache),最後在上方再塗上薄薄一層巧克力,並擠上漂亮的「Opéra」歌劇院字樣。法國人對於每一層的厚度都有十分嚴格的標準,除了每層須維持 0.5 公分高,六層共 3 公分高,味道要好、堆疊的技巧與保持方正完美外型,更是考驗著烘焙者的技術,因此它也被列為藍帶料理的考試題目之一,被學徒視為必學的重要蛋糕。

 

杏仁海綿蛋糕,法文原文為「Biscuit Joconde」,而其中的「Joconde」正好是蒙娜麗莎的名字,更多了一分美好想像,雖然中文通常翻譯成蛋糕,但法文的「Biscuit」指的是「餅乾」,不全然等於蛋糕,故其質地較紮實,浸泡過咖啡糖漿後,帶有咖啡和杏仁香,口感柔軟濕潤,介於餅乾和蛋糕之間,常作為糕餅基座使用。而夾在杏仁蛋糕間的咖啡奶油淇淋,滑順口感和濃郁奶香是決定整體味道是否夠細緻的關鍵。巧克力甘納許(Ganache),則是由鮮奶油和融化的巧克力組成,融合香甜的奶香和可可風味,雖濃稠但味道溫和,經常運用於蛋糕夾層中。

 

歌劇院蛋糕優雅調和了咖啡、巧克力、杏仁和奶香四種香氣;厚度精準的三層蛋糕,每塊必須保持相同的濕潤、蓬鬆,才能顯出整體不同層次的滑順口感與濃稠風味,卻不搶奪彼此風采,宛如一場綻放光芒的芭蕾舞曲,嚐一口便置身於歌劇院般的如夢似境,蛋糕的內涵和外表都完美演繹了巴黎歌劇院的富麗堂皇,也不枉費擁有「歌劇院蛋糕」這個美名。另外,也因為製作起來費時又費工,在過去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,幾乎只有能上歌劇院欣賞表演的皇宮貴族們才負擔得起,因此更顯這塊蛋糕的來頭不凡。

 

關於歌劇院蛋糕的起源,其實眾說紛紜,最為人所知的版本是1955年,在法國知名甜點店 Dalloyau,一位名為 Cyriaque Gavillon 且極富創意的糕點師傅,他想製作一款一口能吃得進多層次風味的蛋糕,經過反覆嘗試和比例調配,終於創造出這款既和諧又豐富的蛋糕,這時妻子提醒他:「蛋糕片層層堆疊,很像巴黎歌劇院表演廳,頂層點綴的金箔片,也像極了歌劇院天花板金碧輝煌的裝飾,且蛋糕形狀也與歌劇院方方正正的外觀不謀而合,何不把它取名為歌劇院蛋糕呢?」除了外觀像歌劇院,妻子也希望藉此向當時歌劇院的首席芭蕾舞者致敬,於是歌劇院蛋糕的名稱就此誕生。

 

Opera-Cake-1-1-600x800.jpg還有一個傳聞來自 1903年,甜點師 Louis Clichy 於巴黎烹飪展覽會上發表的蛋糕:Clichy Cake,也有人稱 Clichy Cake 即是歌劇院蛋糕的前身。最後還有一派人堅持這款蛋糕是因實用而生,他們認為歌劇院蛋糕應該是巴黎歌劇院自己發明的,因為這款含有濃厚咖啡成分的蛋糕,能夠幫助觀眾在欣賞演出的休息時間,出來吃塊含有咖啡因的點心,以便在整場表演中保持清醒。

 

歌劇院蛋糕在台灣並不常見,若下次碰巧在甜點店瞧見它的身影,可一定要點上一塊嚐嚐它的絕妙滋味,或者考慮捲起袖子挑戰看看,用一日藍帶學徒的時間,換取一口當年只有貴族才有資格品嚐的高級甜點!

 

 

延伸閱讀|
入內輕聲細語,漫談美國禁酒令與地下酒吧SPEAKEASY
吸飽肉汁才好吃的英國家常菜:約克夏布丁

 

 

文 / Alice

Cover Photo Credit:flashpic.pw

Photo Credit:cuisineactuelle.fr / sweetunderstandingcake / sfbakinginstitute / Agence BPA / Taming of the Spoon